本文目录:
|
景区两在两同民情日记
最佳答案:
今天是2025年2月10日,我作为党员志愿者,来到了市郊的著名景区,参与“两在两同”为民服务活动。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景区的山峦上,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情舒畅。
上午,我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在景区的入口处设置了服务台,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随着游客的逐渐增多,我们忙碌起来。一位老奶奶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服务台,她显得有些迷茫。原来,他们想参观景区的著名景点,但对路线不太熟悉。我耐心地为他们讲解了游览路线,并推荐了几条适合老年人的路线,老奶奶和她的儿子连连道谢,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中午,我们在景区内的休息区简单吃了午餐,随后继续开展志愿服务。下午,我们遇到了一群来自外地的学生,他们对景区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我便向他们介绍了景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我感到十分欣慰。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景区内部分路段的指示牌不够清晰,容易让游客走错路;一些公共设施的维护也不够及时,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我将这些问题记录了下来,准备向景区管理部门反映,希望能够得到改进。
傍晚时分,游客逐渐减少,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志愿服务。虽然有些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满足感。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的意义,也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
在返回的路上,我回想着今天与游客们的互动,他们的笑容和感谢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价值。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发扬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到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就一定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和正能量。
今天的民情日记就写到这里,希望明天能够继续为游客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景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情日记范文
民情日记是农村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同群众联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干部联系群众的一种好形式。
首先,民情日记弥补了工作日志的不足,它不是工作日志的简单罗列,不是事件的堆砌,也不同于个人日记;民情日记来源于日常工作而又超越于日常工作之上,它是在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以下派干部在工作中的感受和经验为主,结合实际去分析和研究下派工作中的问题,是下派工作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升华,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一篇好的民情日记对下派干部个人的思想和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民情日记直接取材于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和丰富的群众生活,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活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民情日记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话套话,翻开民情日记,循着下派干部们探索奋斗的思路和足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篇篇体现干群关系鱼水情深的生动素材。“灾情查看的感想、引水架电的困惑、脱贫致富的思索、矛盾纠纷的调和……”,在这些反映着下派干部真情实感和良言佳策的民情日记中,无一不凝结着他们对群众的牵挂、对工作的思考…… 其次,民情日记在紧扣下派工作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培养了下派干部积极思索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下派干部的自我约束力。记好民情日记,不但要不间断地完成规定的篇数,更要对所记载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筛选使之得以升华,记民情日记的过程,对下派干部而言,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加压和自我约束的过程。我们对民情日记的要求是:要记一些对工作、对个人的思想进步有积极意义的典型的人和事、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有参考价值的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感想以及对指导农村工作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这样,就能够达到培养下派干部积极思索、勇于创新的目的。由于在这一过程中,下派干部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因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能从不同角度去进行分析,非常有利于问题和矛盾的解决。 再次,民情日记对于研究分析下派干部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以及考核考察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民情日记不但反映了下派干部的工作状况,而且反映了下派干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反映出了一个下派干部是否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是否一心为公、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师开展,各团场党委给机关和连队干部统一印发了“民情日记”,目的是督促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民情调研活动。这是一个深入联系职工群众的好做法,它不仅记录下为民办实事的点点滴滴,诠释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而且还畅通了一条知民情、体民意、解民忧的通道,受到职工群众的普遍欢迎。
但是,一些干部在发挥民情日记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认识不到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有的走家入户少,了解民意不够;有的只记反映的问题,不管解决问题;有的已把“民情日记”变成了工作日记或作了他用。
笔者以为: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是为了团连两级干部能更接近基层和职工群众,能更能直接听到和了解民声、民怨,能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干部走访、记录、汇报、反馈、督办、协办基层和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就是为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把上级的意图传达下去,把基层的意见和民情收集上来,以利上级党委以科学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民情日记”要把功夫下在解民忧上。对于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时解决的就不要拖,当时不能解决的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对“民情日记”反映的基层无法解决的问题,党委要认真办理,排出解决时间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民情日记”反映的重大、突出问题要有专人负责专项督办,确保落实。
只有将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困难作为开展好“民情日记”活动唯一标准,才能使“民情日记”真正成为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只有做到信息到一线去采集,职工群众的呼声到一线去倾听,问题到一线去发现,干部的工作推进到一线去检验,干群关系才能融洽。只有干部沉下去,民情记上来,调研的效果才能得到体现。只有“民情日记”真正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职工群众才会更加拥护科学发展、主动投身科学发展,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能有不尽的动力